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下倉儲存揀模式的一些分析,剛入倉儲的時候,經常聽到兩位資深的倉儲人員相互吵架,一個要做上存下揀,一個要做存揀分離。因為考核問題大家老是持不同觀點不同立場,一個考核坪效,一個考核人效。但是,拋開立場,這個話題還是很值得分析的,到底哪個更好,或者說哪個更符合我們自己當下業務。
一、我們先做下名詞解釋
日常常聽到存揀一體、存揀分離、上存下揀等名詞,如何區分:
1、貨位視角-貨位是否重疊:
A存揀一體:存貨位和揀貨位就一個庫位,不存在補貨動作
B存揀分離:存貨位是存貨位,揀貨位是揀貨位,2個不同的庫位存在補貨動作
AB兩者都有:部分商品是存揀一體,部分商品是存揀分離
2、空間視角-空間是否重疊:
C上存下揀:存儲空間和揀貨空間有重疊,比如高位貨架,一層是揀貨,其他層是存貨
D存揀分離:存儲空間和揀貨空間沒有重疊,比如輕型貨架是揀貨,高位貨架是存貨,它們放在平面上不同的位置
CD兩者都有:部分揀貨區是上存下揀,部分揀貨區是存揀分離
說明:1.空間視角是基于B的延伸討論,若為A就不存在2類庫位;2.上存下揀不是說同一個商品ID揀貨區上面就是它的存儲區,沒有必須是這種空間關系。很多人容易理解為上存下揀補貨就是從上面直接拿下來,實際不是大部分還是要垂直和水平的移動。3.兩個課題區別一個是要不要做補貨,一個是要確定要補貨后,上下架(含補貨)動線要不要與揀貨動線交叉,或者交叉頻次控制在多少合理
為大家定義清楚概念,目的就是日常跟同事溝通存揀分離的時候一定要先確定大家溝通的是哪個,B還是D。今天我們2個都討論下。
二、貨位視角A/B/AB先說結論,到底選擇哪個,通過兩者的優缺點分析以及決策這個事情會考慮的一些維度進行分析,大致的決策思路如下圖:
A.存揀一體:批量作業、整進整出、SKU少、立體庫、空間有限;
B.存揀分離:訂單碎片化、拆零多、效率優先、空間大;
AB兩者都有:SKU多C類可以存揀一體、即有整進整出又有拆零;
說明:實際選擇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別只看一個因素
三、空間視角C/D/CD先說結論,到底選擇哪個,通過兩者的優缺點分析以及決策這個事情會考慮的一些維度進行分析,大致的決策思路如下圖:
C.上存下揀:少批次、低頻周轉、SKU少、整進出、空間??;
D.存揀分離:多批次、高頻周轉、SKU多、拆零且高頻、空間大;
CD兩者都有:貨物ABC分類區分、空間大小居中可兩種各一部分、PCB和高低頻多場景存在
說明:實際選擇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別只看一個因素
補充:回到問題的前提條件(在貨位視角是B存揀分離情況下思考CD),B它的特征:訂單碎片化、拆零多、效率優先、空間大;基于這種特征下選擇實際有很多維度已經被pass掉了。所以真正應用的時候是可以ABCD一塊思考。只是我們有時候討論問題只是某個局部,所以可以按照局部對比。
四、空間和時間換算以上存下揀和存揀分離為例,我們到底選擇哪個。若假設都能滿足客戶發貨需求,那么問題決策就會簡單,把兩者所有的優劣勢轉換為貨幣進行比較,哪個成本更低就是,簡易模型如下圖:
備注:簡化計算多投入的高位貨架折舊未進行計算
說實話面積節省是實打實的節省,人員時間浪費不一定100%浪費,這個還跟計費關聯,如果都計件則不影響;還跟一線操作人員有效工時關聯,分攤到每人每小時一些時間會被消化掉,比如一單多走20米如果你不走可能也是等待浪費。
另外,計算中涉及到通道寬度對揀貨路徑的影響,簡單計算模型如下。
以上,關于倉儲存揀模式分析的一些內容分享。關于這個話題大家有更好的想法,建議,歡迎留言或者私信分享。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