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發布了一篇針對物流企業,尤其是以運輸服務為主營業務的物流企業的文章,如果你沒有來得及看,我把文章的鏈接放到下方。
內卷之下,大部分物流運輸企業沒有未來!
有一些讀者看完這篇文章后覺得非常有共鳴,而且前幾年在認識到這個問題之后已經在轉型了,現在發展還不錯,還有一部分讀者覺得我是在危言聳聽,嚇唬人!
文章也僅僅只是代表我個人的觀點,不強制給大家灌輸,如果你覺得有失偏頗可以繼續保持自己的節奏,沒關系。
今天我想接著往下探討,既然物流運輸企業沒有未來,那究竟怎么做才有可能扭轉局面呢?分享幾點看法:
01 節點是什么?我們都知道物流是伴隨著商流而產生的,因為生產或者生活的需要,一些產品被產生出來,物流完成了產品的轉移。
從網上下單購買的商品,其實并非全部都是直接從生產工廠的倉庫直接發貨,通過快遞送到我們消費者手中的,而是經歷過了多個節點以及運輸的過程。
這些節點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倉庫,只是倉庫的職能有所區別,業內對它也以不同的名字來稱呼。
你看,上面這個圖片中,就有6個不同類型的倉庫:原材料倉庫、工廠倉庫、分銷中心倉庫、配送中心倉庫、電商倉庫、海外倉庫。
大多數物流企業負責的運輸業務,也僅僅就是節點與節點之間的點到點運輸,運輸業務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操作模式簡單,價格透明,競爭激烈,替換成本低。
而每個節點上的倉庫的運營管理可不像運輸業務那么簡單,運輸業務使用貨車作為載體,這個車,我們可以考慮自己購買,也可以直接從市場上臨時調車,今天這臺車用著不爽,下一趟可以隨時更換。
倉儲業務則不同,如果自建倉庫,一次性投入少則幾千萬,大則上億元,跟購買車輛的花費不在一個量級上。
也有的物流企業說,那我 干脆租賃吧,但是在租賃之前要考慮選址、考察倉庫的硬件、相關的配套服務、租賃的價格等,而且租賃大部分都是半年起步的,需要慎之又慎,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坑里。
正是因為倉儲管理有一定的門檻,也因此擋住了很多打算涉足倉儲服務的創業者的決心,沒有兩把刷子就闖進來,可能大概率得虧著出局。
02 為什么抓住節點之后就能煥然新生了?這幾年隨著競爭的加劇,以運輸為主營業務的物流企業在招標中不斷被壓縮利潤空間,不干吧公司收入會大幅下滑,車輛閑置、人員遣散,但是干了又沒多少利潤。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相當難受。而抓住節點,也就是開始經營甲方外包的倉儲業務之后,難道不是負擔更重了么,怎么就能煥然新生呢?
其實,目前已經在做倉儲服務的物流企業已經看得很清楚了,只要占據著其中的節點,那么這個節點上的倉庫,就一定要收貨進來,也一定要發貨出去,對吧?
送貨到你的倉庫,以及,從你的倉庫發出的貨物,是不是就需要運輸?你抓住了節點,是不是就可以開發上下游的運輸業務了呢?
隨便從上下游拿來幾條運輸線路的業務,那么你們公司,無論是營業額還是利潤是不是都會比現在有所增加?
而且,有了倉儲業務之后,你以前經營的運輸業務會更加穩定,為什么這么說?一方面你可以通過倉配一體化的協同管理,降低一定的成本,另一方面,在跟客戶議價時,你有了更大的余地。
那些只是提供運輸服務的物流企業,只能從成本的角度不停地降價,為了保持一定的利潤率,一定是會有自己的底線的,也就是降到一定程度就不降了。
但是既拿了甲方倉儲又拿了部分線路運輸的物流企業,則可以將兩類業務看作一個整體跟客戶談判,比如,在運輸價格上做一些讓步,但是倉儲這塊的利潤還不錯,那整體算下來也是可以的,因為對客戶而言,整體物流費用是下降的就可以。
03 從單點運營到網絡協同的價值升級通過一個節點上的倉庫的運營管理以及上下游的運輸服務,物流企業基本上對客戶的業務運轉會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和掌握。
而物流企業的甲方,尤其是大的甲方,通常不會只是一倉發全國的模式,而是會考慮在全國設立多個工廠以及多個倉庫,每個倉庫輻射一個區域。
隨著甲方生意的不斷發展壯大,必然也要增加相應的配套物流服務,如果物流企業通過一個地區的倉配一體化的服務征服甲方,那么,再有新的業務機會時,現在的物流供應商一定是被邀請參與投標的首選。
那么,物流企業就會伴隨著甲方生意的增長,在全國不同的城市開枝散葉,從一個單點轉化為倉網。
如此一來,物流企業在甲方的份額就會進一步地擴大,而因為運營模式和管理模式相通,可以快速復制,在一個項目上的降本增效方法成功落地之后,也能快速推廣至其他的區域倉庫。
另外,在核心城市有了倉儲業務之后,物流企業的銷售人員就可以基于此在市場上開發相關的倉儲、運輸或者包裝等業務,這樣的話,物流企業就從一個客戶變成多個客戶,整個經營的規模就會不斷發展壯大。
不同客戶之間也是可以相互補充的,比如,大多數業務的運輸方向都是單向的,全國形成倉網之后,就可以基于節點,搭建運輸網絡,讓車輛充分周轉起來,不放空。
倉庫里存放多家客戶的業務之后,相互之間可以在場地、人員和設備三大類資源方面做到資源共享,同時,如果不同業務之間的淡旺季不同,遇到大促時,項目之間可以在不額外增加資源的情況下快速響應。
寫在最后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的狀態,有些物流企業在不斷地降價中最終迷失了自己,將企業帶入到了“萬丈深淵”,最終走向破產。
還有一部分物流企業抓住節點,通過精準卡位構建效率壁壘,通過數字化賦能創造增量價值,通過網絡協同實現生態擴張,這些“節點為王”的實踐正在重塑行業格局。
當行業從“規模擴張”轉向“高質量增長”,掌握節點話語權的物流企業,必將率先穿越周期,實現可持續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