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運帶隊,興滿城市合伙人走進滿幫!

楊興運帶隊,興滿城市合伙人走進滿幫!

最近一段時間,興滿物流話題滿滿。

核心不過是興滿物流股東變動問題。興滿物流自帶明星創始人陣容,楊興運、張暉本身創業成功的故事,往往意味著相比于大多數草根平臺,興滿物流會具備更高的成功率。

而在大票零擔這個重運營的市場里,不僅需要帶頭大哥,組織模式、精細運營、資源整合缺一不可,尤其是后幾者直接關乎業務的落地。

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便市場疑云重重,興滿物流對外依舊低調,對內則高舉高打。

這兩天,由楊興運帶隊,興滿物流首批城市合伙人,走進滿幫,流言不攻自破。

股東沒變

興滿開始布局新架構

去年開始,大票零擔市場迎來越來越多的熟悉面孔,“操盤手”的攪動,是大票零擔新故事的開始。

比如,安能前操盤手祝建輝創立的融輝物流,百世快運前操盤手周軍創立的大集同運,因此,當興滿物流出現時,物流人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在操盤手楊興運、張暉身上。

這是一批經歷過市場“野蠻生長”“資本狂歡”“格局演變”以及“企業造血”等多個階段的操盤手,因此,當他們帶著創業成功的光環再次入場時,本身自帶勝率。而這也導致市場對人的關注,要多于對事的關注。

所以,針對市面上對興滿動作的疑問,我們試著回答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興滿的股東結構,到底有沒有變?

“牽手滿幫,同心啟航——熱烈歡迎興滿伙伴回家!”當這一句話在滿幫公司出現的時候,已經可以表達興滿與滿幫協同的深度。

興滿成立之初,便是滿幫代表的平臺能力,與楊興運代表的網絡能力的融合,可以說滿幫代表的線上能力以及企業的數字化管理能力,是傳統專線企業突圍的關鍵。

根據筆者從興滿物流內部了解,創始股東張暉還在。對于工商變更的解釋,其實是興滿在做新的VIE架構。

這無意中,至少向外界透露了一個信息:興滿可能已經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了。

要知道,當年滿幫、壹米滴答的成長歷程,其背后股東是龐大的資本集團。而新架構的布局,則意味著興滿物流很可能已經接觸到了以“美元”為單位的資本,為這張網的拓展,注入持續性彈藥。

首批5城

真金白銀玩大的

6月份,在經過模式、打法、合伙人等一系列的籌備后,興滿物流起手就是5城連發。

而根據筆者與興滿內部人員以及城市合伙人的驗證,其一開始就要集中所有力量搞“大事”。

一方面,真金白銀,資金大。

整合模式上,以3000萬的估值成立城市公司,興滿直接拿出1500萬持有51%股份,開放49%股份給城市合伙人。從資金這方面可以看到,平臺拿出真金白銀兜底,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另一方面,點發全國,體量大。

從首批5城的場地來看,都是大分撥模式。比如合肥興滿物流園,兩個園區總面積近4萬平,其中東城寶灣的主樞紐36000㎡,全是高標準倉庫、車位、檔口。同時,在鴻興物流園,專門設立了一個2000㎡的集中收貨區,以更好地服務客戶。

那么,實際落地上,興滿物流怎么和專線玩?

第一,資源方面:線上+線下

當前的大票零擔市場整合過程中,貨,是基本條件。當前主流的大票零擔平臺中,大家都會設置一個搞貨團隊,為專線創造增量。

而滿幫過去幾年也有一個關鍵的動作,就是主攻直客。在車貨匹配平臺的市場滲透中,最開始做的是臨時性整車的撮合生意,核心是解決三方與個體司機的焦慮效率問題。

而直客,則是從臨時性整車向計劃性整車滲透,這是一個熟人生意的場景,專線這種具備運力、方案、客服能力的組織模式顯然與這一市場更適配。

因此,通過滿幫線上能力,與線下網絡資源,線上線下為專線業務提供堅實且可持續的貨源基礎。

第二,運營方面:平臺+專線。

網絡和專線是不同的運營模式,比如網絡的優勢在小票,專線的優勢在大票。而“平臺+專線”的玩法,核心是打通收貨、轉運、分撥、派送等環節,同時,通過集中調度、系統智能排單等數智化工具,提升收轉運派的效率,最終達到配載更優、線路直達、末端可控的目的。

這個過程中,平臺與專線的融合,解決的不僅僅是貨量邊界的問題,而是讓專線在現有基礎上豐富產品線,無論是大貨還是小貨,都能輕松應對。

第三,利益方面:線路+股權

與快遞、快運不同的是,專線與平臺不僅僅是交易關系,而是利益共同體。也就是說,平臺要回答如何與專線利益共享。

興滿給專線人的承諾是絕不改變專線所有權,財務及規則清晰透明,合伙人股權不被稀釋。

可以看到,興滿的“千城萬線”,開始加速落地了。

最后,套用當前興滿內部的一句話:時間不語,卻回答了所有問題。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