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李杰等表態:不打價格戰,快遞價格戰真的會結束嗎?

義烏快遞單價竟然跌破1元,與此同時,快遞大佬們卻紛紛喊話,不打價格戰,市場情況究竟如何?快遞價格戰有結束的跡象嗎?本期視頻我們一起來聊聊。

王衛、李杰等表態:不打價格戰,快遞價格戰真的會結束嗎?

最近,快遞大佬們針對價格戰頻頻發聲,順豐董事長王衛說,快遞業務真正的競爭不在價格標簽上;申通總裁王文彬說,申通不會陷入以價格換市場份額的傳統競爭模式;極兔創始人李杰說,極兔絕不主動發起價格戰。

盡管行業大佬們紛紛表態“不打價格戰”,但市場的實際反應卻顯得更為誠實。

從各家快遞企業公布的2024年單票收入來看,除了中通單票收入略有上漲,圓通、申通、韻達和極兔的單票收入仍然是下降態勢,快遞單價依然在下跌,價格戰沒有熄火,行業競爭依舊很激烈。

年后一開工,就有快遞加盟商透露,降價搶市場的現象明顯多了。3月初,有品牌快遞發布通知,對廣東、義烏、河北地區發往全國的每單派費標準下調0.2元。4月,義烏價格戰愈發激烈,部分網點的收件報價甚至跌破1元大關??爝f行業好像陷入了一個怪圈,“價格戰”就像一場打不完的無限戰爭,絲毫看不到緩和的跡象。

明明價格戰打得大家都很難受,為什么就是停不下來呢?

快遞企業大打價格戰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搶占市場份額,經濟型快遞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本質上差異較小,更容易陷入卷“低價”的競爭。更高的市場份額帶來了單量的增長,從而消化逐年增長的產能,這也讓快遞公司有“以價換量”的意愿,產能被充分利用后,又能進一步攤薄成本,形成規模效應。成本的降低又讓快遞企業有了利潤空間繼續大打價格戰。

疊加當前經濟形勢不樂觀,消費仍處于降級通道,商家對快遞價格十分敏感,也讓快遞企業深陷“以價換量”漩渦。價格戰似乎是一個死循環,只要市場競爭還在持續,價格戰就停不下來。

但成本并不能夠無限降低,持續價格戰會影響到總部的利潤,壓力最終會層層傳導到末端的網點和快遞員身上。近年來,國家郵政局多次提出“反內卷”;快遞企業也在持續探索產品和服務分層,構建多元業務,嘗試打造差異化產品,從而跳出低價競爭。只有轉向“價值戰”、“服務戰”,快遞行業才有望擺脫“價格戰”的怪圈,但在此之前,價格戰恐怕無法就此止戈。你對快遞價格戰有怎樣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