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暫停關稅導致船公司更改航線,預計貨運量激增

丹麥航運數據分析公司Sea Intelligence發現,由于暫停征收關稅,航運公司迫切需要改變路線,提高運力,以適應預計的貨運量激增。

中美暫停關稅導致船公司更改航線,預計貨運量激增 除了對鋼鐵和鋁征收25%的關稅外,美國繼續征收30%的基準關稅(低于之前的145%)。在中國方面,關稅從125%降至10%。 過去一個月,各海運公司一直在積極縮減跨太平洋航線的運力,以應對與此前關稅負擔直接相關的預訂量下滑。 希望趕在8月14日新關稅截止日期之前發貨的進口商,最遲必須在7月中旬之前將旺季貨物運出。 如圖所示,跨太平洋貿易航線的同比運力(按5月12日至7月21日的滾動三周平均值計算)繼續低于2024年的水平。 未來幾周,通往美國東海岸的運力仍將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西海岸的運力預計將從7月中旬開始大幅增加,而東海岸的運力將從6月下旬開始大幅增長。 然而,如果托運人急于利用暫時的關稅減免,即使這種擴張也可能來得太晚,無法適應近期需求的激增。 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現貨運費急劇飆升,因為空間變得有限。 航運公司可能會被迫迅速將船只重新部署到跨太平洋航線,這可能會導致空載,并降低亞洲其他出口貿易的運力。 為了評估當前的發展情況,《周日重點報道》第715期使用5月9日和5月16日的快照,比較了5月12日至7月21日期間的產能水平。 根據最新的更新,到美國西海岸的跨太平洋航線沒有顯著的運力注入。 相比之下,東海岸航線的運力已經出現了一些增量增長,這表明該航線對需求預期的調整更具響應性。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