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1092億、圓通326億、韻達247億、申通247億……上半年快遞業績出爐!

2025年過半, 快遞大盤 體量繼續保持強勁增長,頭部玩家“你追我趕”,競爭持續升溫。

順豐1092億、圓通326億、韻達247億、申通247億……上半年快遞業績出爐!

從大盤來看,上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為956.4億件,同比增長19.3%,收入達到7187.8億元,同比增長10.1%。月均業務量穩定在159億件左右,全年增速有望繼續維持在19%以上,強勁的增長勢頭依舊不減。

從行業競爭格局看,順豐業務量增速最猛,并繼續領跑中高端市場;“通達兔”品牌間的規模差距在縮小,“爭三大戰”愈發激烈;中通業務總量繼續領跑,盈利能力持續增強;圓通依然穩健,依靠“航空+數字化”兩大核心優勢鞏固市場地位;韻達雖穩居第三,但面臨申通的緊追不舍;申通增長勢頭強勁,全力沖刺前三;極兔三大市場(東南亞、中國、新市場)延續了高增長態勢;中國郵政作為“國家隊”,實力不容小覷,市占率預計排名第六。

接下來,具體來看看,上半年各大快遞巨頭表現如何,誰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持續領跑?誰又顯露出后勁不足的信號?透過這份半年觀察,或許能捕捉到行業格局演變的關鍵線索,為下半年的走勢提供重要參考。

順豐:業務量增速行業第一,時效快遞繼續領跑

2025年,順豐正迎來一輪強勁增長周期,業務增速一騎絕塵。

根據其公布的月度經營簡報,上半年順豐速運業務營收達1091.55億元,同比增長10.24%;業務量達到78.13億件,同比增長25.73%,增速位居行業第一。尤其在3月至6月期間,業務量同比增速連續四個月突破25%,連續領跑全行業。

為什么是順豐?答案藏在它的“打法”里。

一方面,順豐持續深化與電商平臺的合作,不斷拓展新的應用場景。繼與拼多多、抖音達成合作后,順豐又與淘寶天貓聯手推出“極速上門”服務。此外,順豐還與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速布局文旅等新興場景,打開業務邊界。

另一方面,順豐推行“激活經營”戰略,推動組織與機制變革,從“賣產品”向“賣解決方案”轉型。經過一年多的打磨,順豐已圍繞不同行業和細分場景,將服務能力從標準化延伸至非標準化領域,結合豐富的產品矩陣,構建出一套可快速復制的行業解決方案模型和套餐服務體系,從而加速搶占各行業客戶的物流份額。

從這些積極的信號可以看到,順豐在這段時間采取的策略不僅有效,還能很好地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并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空間。更關鍵的是,順豐的盈利能力也可圈可點。順豐一季度歸母凈利潤達成22.34億元,同比增長16.87%;歸母凈利潤率達到3.2%,同比提升0.3個百分點。

中通:力爭重奪市場份額,一季度增速仍低于行業大盤

進入2025年,中通掌門人賴梅松明確釋放信號:公司將重新聚焦服務質量、業務量、利潤三大核心目標。“我們今年的首要任務,是實現高于行業平均增速的業務增長?!辟嚸匪蓮娬{。

據公司預測,2025年全年包裹量將在408億至422億件之間,同比增長20%—24%,明顯高于2024年的增長水平。這一戰略調整表明,中通正試圖通過加速業務擴張,在穩住成本的同時加快份額回歸。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略骨感。今年一季度,中通完成業務量85.4億件,同比增長19.1%,仍略低于行業整體21.6%的增速;市場份額為18.92%,較2024年全年的19.42%進一步下滑0.5個百分點。換句話說,在關鍵的第一槍中,中通并未實現預期的“開門紅”。

不過,財報中的另一組數據則釋放出積極信號: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40.9%至20.30億元,盈利能力持續增強;同時,服務能力也在穩步提升,包括末端履約、智能分揀、客戶服務等多個維度都有明顯改善。

2025年對中通來說,是一場“穩利潤、搶份額、提質量”的三重戰役。在“價格戰”與“服務升級”并行的行業背景下,中通的挑戰在于——不是單純地跑業務量,而是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實現服務質量的躍升,并穩住甚至擴大市場份額。

接下來的下半年,中通能否扭轉當前增長節奏落后于行業的局面,重新奪回市場份額?將成為觀察其轉型成效的關鍵窗口。

圓通:穩打穩扎,發力“數字化+航空”

上半年,圓通延續穩健增長態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營收達325.72億元,同比增長14.16%;業務量達148.63億件,同比增長21.79%,日均單量突破8000萬單,基本盤的韌性十足,繼續穩居行業第二。

圓通的持續增長,不僅來自于“穩扎穩打”的運營策略,更得益于其“數字化+航空”兩大核心競爭力的持續深化。2025年,圓通繼續推進“兩手抓”戰略:一方面,加速數字化轉型與運營改革,推動降本增效;另一方面,發力航空貨運業務,依托自有航空資源與先達國際的海外網絡,積極拓展國際物流市場,全面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截至今年6月,圓通航空機隊規模已達14架,累計開通國際航線超140條,國際運力和網絡覆蓋能力顯著提升。與此同時,浙江嘉興全球航空物流樞紐——圓通“東方天地港”建設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預計2025年底將全面投用。屆時,圓通將成為繼順豐之后,國內又一家擁有自主貨運機場樞紐的物流巨頭,正式邁入“航空物流超級玩家”的新階段。

韻達:成功守住“榜三”,2025年重點要提質、拓客

上半年,在“通達系”激烈角逐中,韻達成功守住“老三”位置。但這份“守住”,背后并不輕松。

韻達上半年業務量是127.26億件,同比增長16.5%,市場份額為13.31%;相比之下,申通以123.47億件的業務量、20.73%的增速和12.91%的市場份額緊咬不放。兩者日均單量差距僅約209萬件,差距正被一點點壓縮。

盡管增速承壓,但韻達的“底子”還在,基本盤也比較穩健,未來依然有不少調整空間和突圍可能。

面對激烈競爭,韻達也已明確2025年的發展策略:一方面,穩底盤、提品質,持續加大在產能建設、自動化升級、數字化應用等方面的投入,推動運營效率和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積極拓展新場景,重點布局農產品市場、加深與電商平臺的合作等,試圖在細分賽道中找到新的增長引擎。

申通:三年內,要做到體驗第一

盡管今年上半年申通的業務量增速較2024年略有放緩,但經過四年多的持續變革,其整體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增長有韌性,競爭力在提升,市場份額也已逼近韻達。

更值得關注的是,申通用單票收入下降4%的代價,換來了21%的業務量增長,以較小的價格讓利撬動了更高的規模擴張,展現出“以價換量”策略背后的成本控制能力和運營效率優勢。

在6月底的投資者開放日上,申通總裁王文彬立下“三年目標”:“我們的體驗要做到行業第一。”

為實現這一目標,申通正從三個方向發力:第一,加速數智化建設,提升全鏈路時效,打造“快而穩”的服務體驗;第二,推出柔性解決方案,如“頭等艙”“申咚咚”“生鮮尊享”等定制化產品組合,搶占高附加值市場;第三,用可持續發展打造長期競爭力。

極兔:保持戰略定力,“三駕馬車”齊發力

今年3月,極兔創始人李杰在談及未來發展時表示,公司要在三件事上保持足夠的耐心:打造“穩定的網絡”、追求“有價值的單量”,以及持續“降本增效”。

他強調:“長期堅持很難,但團隊必須做更加正確的事。要向市場要收入,把基本功打牢,拓展更多優質客戶?!?/p>

在這一戰略基調下,2025年上半年,極兔通過調整經營策略、優化產品結構,逐步實現從“規模優先”向“質量并重”的轉型,其全球業務也呈現出全面穩健的增長態勢。

數據顯示,上半年極兔總包裹量達139.9億件,同比增長27%;日均包裹量達到7,690萬件。其中:

東南亞市場表現尤為亮眼,包裹量同比增長57.9%至32.3億件,繼續穩居區域市場頭部地位;

中國市場延遲穩健增長表現,包裹量同比增長20%至約106億件,在保持增長的同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新市場(中東與拉美)初步布局成效顯現,包裹量同比增長21.7%至約1.7億件,成為未來增長的新潛力點。

在中國市場,極兔的動作也非常頻繁。一方面,極兔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推進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強化“降本增效”的能力底座;另一方面,公司加速拓展產業帶客戶,并發力云倉供應鏈業務,對服務模式和寄遞流程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嘗試,意在構建更具競爭力的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