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出手,中國物流集團再添一起收購案

中國物流集團又有了新動作。

國家隊出手,中國物流集團再添一起收購案

近日,中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物流股份”)以增資的方式正式收購徐州徐工智能云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云倉”)股權。此前,徐工產投持有徐工云倉79.55%股權,單獨控制云倉公司,本次交易后,中國物流股份將持有徐工云倉64.8%股權,認繳出資額為1.62億元,云倉公司由中國物流股份、徐工產投共同控制。

從表面來看,這起收購案似乎只是中國物流集團對一家云倉公司的并購。然而,深入探究不禁讓人思考:中國物流集團為何會選擇收購徐工云倉?這一舉動背后是否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戰略布局?

央企資源整合加速完善全國物流一張網

中國物流集團是國有全資中央企業,也是我國唯一一家以綜合物流作為第一主業的新央企,2024年營收超1386億元,利潤總額超24億元。其所屬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物流股份),肩負著集團民生物流、特種物流和制造業物流的專業化運營使命,2024年貢獻了76.52億元營收和1.61億元利潤總額。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被收購方徐工云倉,此前其背后實質是地方國企——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徐工集團)。這標志著中國物流股份的整合觸角從央企內部進一步延伸至地方國資平臺。

事實上,整合是貫穿中國物流集團發展的核心主題。該集團本身即由包括中國物流股份在內的多家公司整合組建而成,且近年來其整合步伐持續加快。例如,就在今年4月,集團便與重慶物流集團合資設立新公司(中國物流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強化西部布局,完善全國網絡。

在此背景下,業內人士指出,通過此次收購,中國物流股份能夠高效整合原有資產與新獲資產,充分盤活徐工云倉的倉儲資源。徐州是華東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對徐工云倉的收購,是中國物流股份完善華東區域節點、加速構建“全國物流一張網”的關鍵一步。

這一整合意圖在工商登記變更上得到了直接體現:一是公司名稱已從“徐工智能云倉有限公司”變更為“中物流(徐州)物流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中物流/中物+某地”的命名方式,正是中國物流股份在全國各地節點布局的一貫命名慣例。這一更名清晰地表明被收購公司已從徐工系變為中物流系,被納入中國物流股份的統一體系。

二是核心人事的變更,公司法定代表人已變更為張銳,張銳同時也是中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三是資本投入,注冊資本從8800萬元大幅增加至2.5億元,如此可見其戰略投入與整合決心。

搭上制造業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快車向世界一流邁進

此次對徐工云倉的收購,絕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國物流集團與徐工集團戰略合作持續深化的必然結果與關鍵舉措。

回顧合作歷程,雙方早已奠定基礎。

去年12月,徐工集團便與中國物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表示雙方將依托資源優勢、相互賦能、協同發展,在綜合物流領域、綠色智慧物流區域中心建設、物流裝備綠色化替代、物流大模型平臺以及資本合作等多領域深化全面戰略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今年5月底,雙方進一步簽署了智慧物流項目合作協議,當時中國物流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敬楨表示,希望雙方加強戰略協同,優勢互補,深化拓展央地合作,通過共建徐州綠色智慧物流樞紐等舉措,推進裝備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的深度融合,打造新物流技術應用和保障產業鏈安全的示范工程,共同向世界一流企業邁進。徐工集團明確指出,此次合資項目既是落實雙方“互為資本、互為市場”戰略的又一重大成果,更標志著中國物流集團深度嵌入徐工全球供應鏈體系,通過共建徐州綠色智慧物流樞紐,打造央地國企產業鏈融合標桿,賦能制造業物流全場景轉型升級。

因此,本次收購或意味著——

一是加速央地合作深化與樞紐建設:為雙方共建徐州綠色智慧物流樞紐的藍圖奠定基礎,增強了中國物流集團在工程機械物流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為制造業與物流業的深度融合提供實體支持。

二是深度嵌入徐工全球供應鏈的一環:通過控股徐工核心物流資產,中國物流集團實現了更深層次的嵌入,而非僅僅是合作。這使其能更緊密地融入徐工全球供應鏈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工程機械行業高度國際化且前景廣闊,也是朝陽產業。尤其在“一帶一路”推動全球基建升溫的背景下。在此浪潮下,中國工程機械領軍者徐工集團已深度參與全球重大工程建設,并展現出強勁的國際化動能,營收達千億規模,海外收入占比更在三年內實現三級跳——從2022年的30%躍升至2024年的46%,成為中國裝備制造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诖耍旃じO定了雄心勃勃的2030目標:在千億規模上再翻一番,國際化收入占比超60%,持續強化全球市場競爭力。

這一背景下,對中國物流集團而言,抓住與徐工集團合作的機會,是其實現成為世界一流綜合性現代物流集團目標的關鍵路徑之一。

需要明確的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制造國家,早在2023年制造業總產值就超過全球三分之一,預計到2030年將占據全球制造業增加值的45%。在這一宏大背景下,制造業物流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核心之一,已成為驅動GDP增長的關鍵力量。中國物流集團通過與徐工這樣的制造業巨頭緊密合作,不僅能搭上制造業物流這一核心生產性服務業的快車,還能跟隨中國制造業巨頭走出去(貿易出口)、走進去(深耕本地化)、走上去(高質量發展),實現自身業務的全球化擴展。

而此次并購中物流(徐州)物流有限公司,其經營范圍包括貨物進出口等項目,或許正是這種戰略思想的具體體現。

因此,業內人士認為,本次收購,對于雙方有以下意義:

對于徐工而言,盤活資產的同時,獲得頂級央企物流伙伴的深度賦能,其全球供應鏈的韌性、效率與智能化水平將得到質的提升,加速雙方全面合作,或為其實現2030年宏偉的國際化目標(尤其是“走上去”所需的高端物流服務)提供強大支撐。

對于中國物流而言,這不僅是在華東落子或獲取資產,更是通過綁定一個正處于國際化加速關鍵期、且目標市場高度契合“一帶一路”基建需求的頭部制造業客戶,為其自身全球化布局(特別是工程機械物流這一專業賽道)找到了一個強有力的錨點。通過服務徐工日益復雜的全球物流需求,中國物流集團能錘煉其全球供應鏈組織能力,積累行業經驗,加速向“全球供應鏈組織者”的目標邁進。這本質上是一種借船出海與能力鍛造并舉的戰略。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