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運市場分析:關稅、地緣政治影響深遠

據美聯社報道,關稅似乎終于開始在美國消費者價格中體現出來,6月份通脹率上升了2.7%。進口商在過去五年中一直在學習盡可能提前裝運貨物(從COVID, Evergiven,戰爭,貿易戰和惡劣天氣中吸取的教訓),這可能推遲了打擊。

國際貨運市場分析:關稅、地緣政治影響深遠

但現在緩沖已經用完了,事情可能會升級。據《華爾街日報》、路透社最新報道,歐盟正準備對84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征收報復性關稅,就像美國計劃從8月1日起對歐盟和墨西哥征收30%的關稅一樣。

盡管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仍在中斷,但需求下降使海運費率承壓。淡季導致現貨價格迅速下跌。上周,亞洲-美國西海岸價格下跌24%,至2369美元/FEU,而東海岸價格下跌5%,至4888美元/FEU。亞洲-地中海地區價格下跌4%,至3802美元/FEU,但亞洲-北歐地區卻逆勢上漲4%,至3509美元/FEU。航空公司正在迅速做出反應,據德迅(Kuehne+Nagel)透露,跨太平洋航線的運力已經削減了近四分之一。

根據勞氏船級社(Lloyd’s List)的數據,盡管蘇伊士運河幾乎全部改道,但這些低油價仍在持續。相關新聞,上周被胡塞武裝襲擊的“永恒”號船員的救援行動已經結束。在25名船員中,有10人從海上獲救,據報道有6人被扣為人質。

再往東,沖突后重建的跡象正在出現。敘利亞剛剛與阿聯酋迪拜世界港口公司簽署了一項8億美元的協議,根據海事門戶重新開發塔爾圖斯港口。在此之前,兩國簽署了一些重要的基礎設施協議,比如達飛輪船與拉塔基亞簽訂的30年協議,以及70億美元的能源協議,這些協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美國放松制裁的支持,為投資創造了空間。

在航空貨運方面,需求疲軟繼續令運費承壓。中國-北美價格下跌22%,至4.34美元/公斤,而中國-北歐價格穩定在3.35美元/公斤。從北歐到北美的運費下降1%,至每公斤1.79美元。盡管如此,從長遠來看,信心似乎很高——卡塔爾航空公司宣布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訂單,訂購多達210架波音寬體飛機,并擁有另外50架波音寬體飛機的選擇權。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