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控股:6月營收262.54億元,同比增長13.43%,連續5個月超行業增速,穩步上升趨勢明顯

7月18日晚間,順豐控股(002352,SZ,6936,HK)發布6月經營數據簡報。6月順豐控股速運業務持續增長,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穩步回升,合計營收達到262.54億元,同比提升13.43%。

順豐控股:6月營收262.54億元,同比增長13.43%,連續5個月超行業增速,穩步上升趨勢明顯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6月快遞行業業務收入1263.2億元,同比增長9.0%,快遞業務量168.7億件,同比增長15.8%。在行業保持景氣的背景下,順豐控股的發展勢頭表現突出,速運物流板塊已經連續第5個月超過行業增速。6月,順豐速運物流業務量達到14.6億票,同比增加31.77%,速運物流業務營收達到199.62億元,同比增加14.24%;順豐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穩步回升,營收達到62.92億元,同比增加10.93%。

定位于綜合物流服務商,順豐正通過激活經營,緊隨客戶與行業需求,向行業及場景解決方案轉型,在助力企業出海等領域持續突破,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而這一優勢正在經營數據中不斷被印證。

生鮮季助力農產品走出大山 從運輸到共建

每年6至7月,正值生鮮鮮果集中上市的黃金期,櫻桃、松茸、荔枝、桃子等時令美味相繼登場,這些嬌嫩、鮮期又短的美味如何無損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對物流企業提出了既要品質、又要性價比的嚴格要求。

通過超過十年的努力,順豐從簡單的生鮮運輸、到開發相應的行業解決方案,不斷投入科技力量保證品質、壓縮運輸時效,控制運輸成本,制定運輸標準和開發儲運技術等組合拳來幫助各類農產品、生鮮品拓展市場,從國內走向國際。

松茸就是順豐跨越10年不斷創造市場增量的典型。

像松茸這類嬌嫩食材的流通堪稱與時間賽跑,對物流的效率和鎖鮮技術要求嚴苛。過往,松茸的運輸高度依賴人背、馬馱或摩托車轉運至小集市,再輾轉進入大市場,單趟運輸耗時至少10小時。這不僅嚴重損耗松茸的品相與新鮮度,更使其流通半徑局限在狹小區域。

早在2018年,順豐就成立了松茸專項項目組,一場針對生鮮流通的“科技革命”由此展開。如今,采摘者只需將新鮮松茸裝入順豐特制的恒溫背包,便能依托智能冷鏈車翻山越嶺,再通過高效物流網絡直達千家萬戶。

為進一步提升流通效率,順豐不僅開通了松茸專屬冷運專線,在中轉場設置松茸綠色通道,更調配全貨機運力實現全國覆蓋。通過“物流無人機+冷運專線+全貨機”的全鏈條保障體系,松茸可實現部分城市當日達、全國主要城市次日達,大幅降低損耗率,從源頭鎖住新鮮與品質。

2013年,順豐發運的野生菌及松茸件量僅為5萬件;而到2024年,這一數字已飆升至383萬件,10年增長90倍。

資本與資源整合雙輪驅動

值得注意的是,7月4日,順豐控股完成7000萬股H股配售,募資凈額約29.33億港元,同步發行29.5億港元可轉債。這一操作既為國際業務擴張補充資金,也擴大H股流通盤,改善了流動性,被視作“打開外資配置空間”的關鍵。

從機構動向來看,國際資本對順豐H股的布局呈現出明顯的“共識性”。摩根士丹利、三菱日聯等頭部外資機構在配售前后密集加倉,僅摩根士丹利就在6月26日單日增持1122.74萬股,外資機構的集體行動形成了強烈的“增持共識”。

資本運作帶來的流動性改善與業績層面的盈利韌性,也為外資增持提供了底氣。美銀證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順豐的業務增長足以抵消股權稀釋影響”,并將其A股目標價上調至58元,堅定維持“買入”評級。在機構看來,順豐作為“中國物流全球化”的核心標的,其稀缺性價值正被國際資本重新定價。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