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快遞被曝有一半“向上取整”!快遞違規收費全清單!

近日,澎湃新聞報道,分別按照相同規格包裝后的相同8件快遞,總重量均為2.7KG,通過不同的8家快遞公司郵寄,卻出現了各不相同的重量,其中出現不少向上取整的行為。

8家快遞被曝有一半“向上取整”!快遞違規收費全清單!

為何不同快遞網點會出現這樣不同的計重結果?這樣的行為合規么?除此之外還有哪些違規的快遞收費行為需要警惕?

“反向抹零”怎么就成了潛規則?

根據澎湃新聞的實測,這八家快遞企業有半數快遞企業在續重收費中存在“向上取整”行為,甚至還存在企業把2.7公斤的貨物計費成4公斤。

澎湃新聞實測的計重數據匯總

根據新版《快遞服務》,快遞行業在稱重和計費環節的服務標準相關條款規定為:快遞服務主體應使用秤、卷尺等計量用具測量快件的實際重量和體積重量,確定正確的計費重量,計費重量以千克為單位,保留小數點后至少1位。

很明顯在計重上多家企業有違規行為。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在行業內算是潛規則,無論是重量還是體積,都遵循一個原則——向上取整。

就像這次曝光的案例中多家企業將2.7KG的重量按照3KG來計算。

也有消費者反饋,除了在計重上反向抹零占便宜,還有偷重量操作,比如在計重的工具上做手腳,最后重量向上偏離實際。

這里面一方面卻是有一些黑心快遞員想在中間撈一筆黑心錢的因素,比如上述案例中能把2.7KG重量計為4KG的快遞員。但也有慣性思維,快遞員之間手把手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向上取整的做法,他們可能也并不知道這種行為違法。除此之外,還有借機給客戶打折優惠空間的策略在,看一下上述案例中圓通的做法,計重是最高重量,但是收費上只有10元是最低的,可能存在網點快遞員以這種高計重但給出大額優惠的方式吸引更多客戶和???。

事實上這樣的行為不是個例,此前一直存在。2024年的時候,江蘇某電視臺節目上就曝光過這個問題,但凡超過0.1公斤按1公斤算。當時還就這個問題提問過江蘇省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處長芮曉峰,其表示:“對于涉及到快遞企業“向上取整”的收費行為,因為是由快遞企業總部制定的,作為江蘇的企業只能被動地執行,省郵政管理部門將向上反映,請國家郵政局向快遞總部企業進行約談提醒?!?

以今年該問題繼續曝光的情況看,問題仍未解決。

超范圍配送加收運費

除了“向上取整”的快遞違規收費行為外,還有哪些行為也違規呢?

首當其沖是超范圍配送加收費行為。

所謂超范圍配送是什么?即送達某個網點的快遞并不在快遞配送范圍。聽起來很合理,都不在我的配送范圍內,如果需要我配送要加錢。

但實際上這不是消費者的責任,快遞被發到超區的網點本身就是快遞公司的責任,要對這樣的超區快遞進行額外收費,這可能構成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侵害,特別是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還有的快遞送到鎮上之后,網點不給送村里,要求自取或者加錢,這同樣違規。按道理在快遞發出之前,攬件快遞員就應該知道這個快遞是否能配送到門,不能送達會與消費者溝通。在這樣的前提下派送網點要求加錢肯定就是違規的。

比如有媒體報道,湖南寧鄉市龍船鎮王十萬村除了京東、順豐、郵政、中通外,其他不給配送,要么自取要么收2元的取件費用。

還有2025年初,甘孜巴塘縣中咱鎮消費者投訴稱,因為巴塘縣到中咱鎮開車要2-3小時,往返將近6小時,各大快遞都不愿意配送,包裹都是通過私人轉運的形式到達鎮上,等消費者去取件,價格按小、中、大、特大依次遞加,分別為7元、15元、25元、35元。

黑貓投訴平臺上就有很多類似案例,有一位消費者稱自己在網購平臺購買了包郵到家的商品,但是商品配送到鎮上就不送了,某快遞網點稱要求加錢,但相比較其他快遞和物流都是配送到村服務,最后這家快遞被投訴后還是配送進村了。

特殊時節派送違規加錢

一般出現在春節這樣的時間,這個時間段會有大批快遞員回家過節,人手不足,因此出現了春節特殊服務費的情況,但這樣的情況都必須有快遞公司的特殊時節漲價通知。不過大部分快遞公司均采取的是特殊時節延遲配送而不是加價配送的方式。

但也存在不少網點值班快遞員違規操作行為。有一位消費者就反應自己回老家網購的年貨,等快遞快到了,被快遞點告知拿快遞要收費,拿了10多個快遞多付了30多塊錢。根據她介紹,作為一個鄉鎮快遞驛站,除了郵政的快遞外,每個快遞都被多收了錢。

有業內人士認為,春節前后快遞公司漲價是否合規也需要具體分析,比如是否符合當地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是否提前告知了消費者,是否在合同中有明確的條款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額外收取末端保管費

這是目前快遞違規收費情形中最常見的一種,往往出現在偏遠農村地區。

比如2023年的時候有消費者反應,牡丹江市東寧市大肚川鎮除郵政快遞以外的其他公司,快遞都集中存放在固定快遞網點,取件時需交納每件2元至5元不等的取件費。最終被當地郵管局作出了罰款10000元的行政處罰。

比如最近福州福清有農村快遞網點被查處了,理由是沒有資質,還在村民取快遞時額外收1.5元。還有云南元江有快遞點找借口收3到10元“代取費”被整治了。

因為通達兔等加盟制快遞企業一般采取三級運營模式,從省級到市級再到鄉鎮村,層層分包,導致越往下管控能力越差,俗話說“山高皇帝遠”,有一些歪心思的網點就會出現不少違規的收費手段實現所謂的創收。

不過也得承認也存在快遞企業的罰款規則、業績考核等增加了扣費項目導致不少偏遠網點盈利困難,為了存活下去產生了一些錯誤的收費手段。

不知道大家還遇到過哪些快遞行業違規收費,有沒有被收過黑心錢?歡迎評論區探討~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