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特朗普和馬斯克吵得不可開交,“大而美”法案究竟是啥?

當地時間1日上午,美國參議院歷經22小時通宵“馬拉松”投票,最終以副總統萬斯投下決定性一票,以51票對50票的結果,驚險通過美國總統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

讓特朗普和馬斯克吵得不可開交,“大而美”法案究竟是啥? 參議院驚險過關 共和黨內部矛盾顯現 英國《金融時報》在報道中指出,投票結果顯示出共和黨內部存在明顯分歧。 肯塔基州參議員蘭德·保羅、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湯姆·蒂利斯和緬因州參議員蘇珊·柯林斯三位共和黨人投下反對票,而此前持保留態度的阿拉斯加州參議員麗莎·穆爾科夫斯基最終選擇支持法案。 另一方面,民主黨方面則保持高度團結,該黨47名參議員一致反對該法案。 法案通過后,特朗普立即在“真相社交”平臺發聲,敦促眾議院共和黨人“無視作秀者”,爭取在7月4日獨立日假期前完成表決。他寫道:“按計劃推進——在你們和家人享受7月4日假期前完成它!” 白宮方面對法案前景表示樂觀,發言人萊維特稱特朗普“確信”法案將在截止日前簽署成法。 何為“大而美”法案?減稅與支出的重大調整 英國廣播公司(BBC)介紹稱,“大而美”法案的文件長達近1000頁,其核心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稅收政策上,法案延續了特朗普首個任期的全面減稅政策,最引人注目的是取消小費與加班工資稅,這將直接影響美國數百萬服務業從業人員。 支出結構調整是該法案的另一大重點。軍事與邊境安全領域獲得顯著增加,包括增撥資金用于邊境墻建設和移民執法。與此同時,法案大幅削減了醫療與社會保障支出,特別是聯邦醫療補助和食品券計劃面臨規模性縮減。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對該法案的評估報告引發了廣泛關注。根據其預測,該法案將在未來十年使美國赤字激增3.3萬億美元,這一數字遠超預期,會加劇財政惡化風險。 報告特別指出,法案中關于鄉村醫院關停的條款可能導致部分地區的醫療服務可及性下降。 法案的爭議性還體現在其立法程序上。民主黨人提出的多項修正案,包括刪除鄉村醫院關停條款、恢復食品援助等內容,均被共和黨以黨派票數否決,這種強硬立場進一步激化了兩黨對立。 引發美政壇激烈爭斗 馬斯克反對增添變數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法案能否在7月4日前簽署成法,將成為共和黨中期選舉前的關鍵政治考驗。 眾議院必須在7月4日前完成表決,這一緊迫時間表給議長邁克·約翰遜帶來巨大壓力。 他需要平衡黨內不同派系訴求:一方面要安撫批評法案加劇債務問題的財政鷹派,另一方面要說服擔憂福利削減影響的溫和派。 商界反應同樣引人注目。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強烈抨擊該法案“將創歷史最大債務增幅”,并威脅若法案通過將組建新政黨。 7月1日上午,當被問到“是否會驅逐馬斯克”時,特朗普表示“可能會考慮”。特朗普當天凌晨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馬斯克“獲得的(美國政府)補貼可能比歷史上任何人都多,如果沒有這些補貼,他很可能不得不關停企業回南非老家。” 兩人的這場公開交鋒也為法案后續進程增添了變數。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