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對海運費上升感到驚訝,但關稅是一個拖累

在華盛頓的關稅“旋轉木馬”之后,市場動蕩本周出現了一個接一個的意外,運價預期也不例外,因為航運公司收到了受歡迎的運價上調。

分析師:對海運費上升感到驚訝,但關稅是一個拖累

據德魯里分析師Simon Heaney稱,美國快速的關停關稅制度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分析師預計利率下降趨勢將繼續下去,特別是在太平洋地區,而德魯里的綜合WCI在太平洋地區的海運貿易的推動下增長了3%。

Heaney稱,“航空公司正在盡其所能提振運價,”包括引入GRI和取消航次。他補充稱,與近期的下滑相比,運價上漲幅度不大,“但至少航運公司已經停止了虧損,這是一種向前發展的勢頭。”

希尼接著分析了加息可能面臨的經濟障礙,并得出結論,太平洋地區3%的漲幅將是“短暫的”。

美國增加主要關稅將對中國進口產生影響,盡管其他國家已經暫停了90天的最高進口稅,預計這些關稅將在旺季即將開始時重新征收。

希尼解釋說:“我們聽說中國的發貨人正在取消訂單,但這種情況發生到什么程度還不確定。”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對中國明顯操縱造船市場的調查預計將于下周公布,華盛頓方面可能會稍微放松對每艘船每次停靠港口收費150萬美元的威脅。盡管希尼說,有跡象表明,這項裁決將被軟化,但其影響將會被感受到。

Heaney說:“在長期關稅中,船舶收費和美元貶值將拖累需求。”

歐洲的運價也出現了小幅回升,德魯里的WCI指數本周上漲了4%,從鹿特丹到紐約的運價也小幅上漲了1%。

荷蘭迪納瑪(Dynamar)分析師達倫·韋迪(Darron wade)對此感到驚訝:“這確實有違直覺,尤其是考慮到截至本周上半周的更廣泛經濟指標。我認為我們需要更多的空白航行才能對這些費率產生如此突然的影響。”

根據韋德的說法,北歐港口的擁堵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盡管他希望看到費率更持續的上升。

他說:“下周的數據將令人感興趣,看看這是一種異?,F象,還是經濟好轉的跡象,無論結果是多么出人意料或短期。”

寶馬本周發布的《集裝箱季報》(Container Quarterly)顯示,航運公司對今年剩余時間幾乎沒有希望,預計新增運力也將進一步拖累運價。

“到2025年,挑戰將越來越大,”Braemar的研究人員喬納森·羅奇寫道,“我們的基本情況估計,供過于求的情況將從2024年的12%上升到2025年的18%(不包括持續的好望角過境)。如果2025年全年都能使用CGH,供過于求的比例可能會限制在8%。”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