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航線價格走勢:歐洲線或先揚后抑,美加線小幅上漲,中東快速上漲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突發,打亂了跨境電商企業年初的戰略部署,其中運力的影響掣肘著諸多跨境賣家的業務發展。那么,隨著疫情得到進一步的控制,各行業開始全面復工,在現有情況下貨運供需關系會有什么變化,未來航線運價會有什么趨勢呢?

疫情下的航線價格走勢:歐洲線或先揚后抑,美加線小幅上漲,中東快速上漲

針對上述問題,運去哪業務副總裁王海雷(Maggie)從微觀的角度(疫情現狀、需求情況、供給情況、價格走勢預測等)和大家討論分享一下,那就是客戶、船東在現行情況下,供需之間的互動會擦出一個什么樣的火花?市場狀況每天都在變化,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都是個人的一些看法,也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和大家有一個開放的討論。

王海雷表示:

1、除湖北以外,預計會在2月底、3月初有一個全面的復工。所以我們現在對市場的預期,都是基于這樣的一個假設,來做后續的計劃。

2、受疫情影響,全年我們預期對整個貨量的影響大概是在6%-8%左右。

3、船東3月會宣布漲價,價格策略采取更加堅挺的定位。

以下為運去哪業務副總裁王海雷(Maggie)分享實錄:

先來看一下,到目前為止疫情最新的一個發展情況。在過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所有人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都是一個由淺入深、不斷迭代的一個發展階段。從國家到企業到個人,都會每天在調整各自的應對方案。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也看到了變化,從一開始防止疫情擴散為壓倒一切的重點,變成今天的防止疫情擴散以及恢復經濟增長,兩條主線齊頭并進。湖北以外新增確診病例的人數已經連續17天連降。基于此,更多的人認為,2月底左右疫情會出現拐點。相應的針對企業復工,大家也會看到,在最近中央的會議上,對復工以及生產頻頻提及,明確表明了政府的一個態度,就是說防疫情和復工復產兩條戰線互為支撐,缺一不可。

企業的復工之路,從2月15日左右起,由最初的一個非常繁瑣的審批制,轉為負面清單加備案制加承諾制相結合的一個方式。企業在自我落實一些防護措施后,向鄉政府或者街道的相關部門報備之后,就可以復工。從運去哪這邊,我們也體會到了,尤其是深圳、寧波等地的辦公室,從最初復工很困難,到現在變得相對很簡單很多,所以,我們在本周像這幾個口岸也都完全復工。

通過我們自身的經歷,以及跟上下游所有客戶的溝通。我們期待,在2月下旬以后,大家復工的速度都會較以前有一個大幅的提高。從行業的覆蓋度上來講,也從最初的疫情保障行業、醫療、快遞行業擴展到更多的生產和物流行業,國家正在推動科學有序的復工。我們也看到,外來務工人員主要的流入大省,廣東、浙江等地開展了搶人大戰,對返工人員提出了很多的政策,鼓勵企業支持包工包列包機接回外省的員工,并對返工人員給予相應的補貼?;诎⒗飬^塊鏈的數據,我們推測演算,所有全國的各個省市,除湖北以外,預計會在2月底、3月初有一個全面的復工。所以我們現在對市場的預期,都是基于這樣的一個假設,來做后續的計劃。

從全國大型物流園區的角度來看,目前遇到的最大一個瓶頸就是物流不暢,原材料和成品的流動相對是阻塞和停滯的。也就是說,有貨發不出去,原材料進不了園區。這中間很重要的一環是公路運輸,因為前期比較粗暴的封村封路,嚴格的返工審查,不合理的隔離要求產生了一個斷崖的現象。數據顯示,一直到正月二十八的時候,我們整個卡車的返工速度,不管是整車、還是零擔,都還是比較低的。

在這個情況下,上游賣家有原材料發不出去,下游買家的庫存基本上消耗殆盡。大家也都知道,針對不同的行業,通常的庫存可能是2~6個星期,那么我們在整個春節,因為疫情造成的延誤大概有一個月左右,這樣的話就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有一些用Just-In-Time(準時制庫存)理念來管理的汽車零配件行業已經出現了斷檔的情況。也出現了一些客戶,為了維護供應鏈的正常運行,不得不高價包機,將之前用海運來運輸的產品,通過包機的方式運往東南亞,在當地工廠組裝再次出口。

隨著多國對我們國家采取一些貨物、人員進入的管制措施,外貿也受到一些影響。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的物流不迅速恢復的話,可能會加速產業鏈的轉移。2019年,因為中美貿易戰,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已經在整個亞太到美國的出口中,從70%的比例降低到了60%,這中間的一些份額基本上被轉移到了東南亞,主要是越南、泰國這幾個國家。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